沙家浜玻璃模具行業騰飛之路
--沙家浜玻璃模具企業調研和思考
5月27-29日,協會理事長孟令彥、副秘書長趙萬幫、會員部副主任薛實等一行,為宣傳貫徹《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落實理事長辦公會議精神,加強日用玻璃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的建設,到玻璃模具之鄉——沙家浜進行調研。期間,召開了由沙家浜模具協會領導、沙家浜鎮的領導、省科技特派員、部分模具企業參加的座談會;參觀了精工、建華、市南、弘達、兄弟、順興、偉恒、東方等8家特色的企業; 拜訪了沙家浜模具的創始人之一,為當地模具行業發展做出過突出貢獻的86歲高齡的郁阿茍老前輩;并與沙家浜鎮黨委書記朱亞輝、副鎮長陸衛東以及沙家浜模具協會會長趙義元、副會長馬建華等進行了座談,并與趙會長、馬副會長、戈劍鳴董事長、郁振華總經理一起歡度端午佳節。詳細了解了沙家浜玻璃模具行業的發展歷程、現狀及其今后的發展方向,對沙家浜玻璃模具協會的工作情況也進行了深入的了解。


一、歷史的機緣 讓玻璃模具在沙家浜起步
沙家浜玻璃模具生產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沙家浜鎮有一批貧困的農家子弟去上海學“外國銅匠”,實際上就是中國最早的一批模具工。他們在外國人辦的廠里做工,一天勞動12個小時以上,做著一般人不肯干的苦活、臟活、累活。其中有兩個人出類拔萃,成為這批模具工中的佼佼者。一人叫黃海瑞,另一人叫趙公泰,他倆的老家都在沙家浜鎮。他們分別在上海辦起了兩個小廠,一為黃發記,一為趙公泰。這兩個廠再次回家招工,又有一批農家子弟來到這兩個廠里做工。至解放初,這兩家工廠在上海小有名氣。公私合營后,合并成為上海精益玻璃模具廠。經過幾十年的磨練,出身于沙家浜鎮的這批農家子弟,都成了技術全面、國內一流的模具師傅。


1973年起,這批老師傅陸續退休回鄉,在沙家浜云集了這批模具精英,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現在86歲高齡的郁阿茍老前輩。當時,一些有遠見的鄉村領導力邀這批模具師傅,在全鎮先后辦起了13家集體性質的玻璃模具廠,并培養了一大批熟練生產工人。進入八十年代,由于日用玻璃行業的飛速發展,帶動了沙家浜鎮玻璃模具生產的迅速崛起,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原來的單一產品發展成為多品種、多系列的玻璃模具產品,滿足了當時不同玻璃制造企業模具的需求,為玻璃行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九十年代末,隨著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通過轉讓、拍賣等形式,集體性質的13家模具廠有計劃地全面實行了轉制,使產權得到了進一步的明朗。至此,企業轉制,產權明晰,為沙家浜各企業的飛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沙家浜模具協會的成立 是企業間有序競爭的合理保障
隨著日用玻璃行業的高速發展,帶動了玻璃模具的飛速發展。同時,不可避免競爭也更加激烈,但企業單兵作戰,各自為政,缺乏信息溝通和良性互動,形成了惡性價格競爭和人才的隨意性流動,呈現出“高產值、低收益”的不利狀況。為扭轉這種不利局面,進一步做大、做強玻璃模具產業,保持玻璃模具產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1999年,沙家浜鎮成立了由精工模具趙義元任會長、建華模具馬建華任副會長的區域性玻璃模具協會,倡導“求實、創新、協作、互助”精神,貫徹“團結一致向外拓展市場、齊心協力抓好管理、技術革新提高產品檔次”的方針,互通信息、研究工藝、抑制惡性價格競爭。
2003年,玻璃模具協會成員單位簽訂了《誠信公約》。自《公約》簽訂以來,玻璃模具行業由松散型轉為緊密型。各企業以誠信經營為本,把提高產品附加值、鞏固國內市場、拓寬國際市場作為共同目標和新的增長點。協會成員通過印制宣傳畫冊,推出宣傳廣告,參加國內、國際展覽會,共同合作,共享技術,共謀發展,統一玻璃模具產品標準,在客戶中樹立起沙家浜玻璃模具良好的行業形象。通過培育特色產業、培育規模企業,不斷提高沙家浜玻璃模具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逐步實現了由“量的提升”到“質的轉變”。
自此,模具協會的在扼制產品價格惡性競爭、防止人才不合理流動;組織企業參觀學習,開拓視野,參加國內外的考察和展覽,提升沙家浜玻璃模具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加強對客戶情況進行溝通,達成默契;共享設備資源平臺,共同促進技術進步等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逐步形成了今天健康有序競爭、共同發展的局面。
三、提高技術及裝備水平 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沙家浜鎮玻璃模具已形成酒、飲料、食品、醫藥、化妝品等玻璃包裝模具以及汽車燈具、玻璃器皿、玻璃工藝品等系列模具產品。玻璃模具生產企業的生產設備科技含量高,從業人員技術優勢強,做到了鑄件電氣化、車床數控化,職工知識化、生產專業化。全鎮共有數控機床300余臺,三維立銑床130余臺,電腦設計室15處。大批先進設備和人才、資金的投入使沙家浜鎮玻璃模具行業的發展已形成了相當的規模,具備了較強的技術實力,具有了一定的國際競爭力。規模以上的玻璃模具生產企業都通過了環境、質量體系和計量合格認證,擁有進出口權。特別是“精工”、“建華”兩家模具企業創出了自己的特色產品,成為國內同行中的佼佼者。
沙家浜鎮玻璃模具企業一直注重新產品、新材料、新工藝的研究與開發,將質量作為企業的生命線,將技術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始終站在國內玻璃模具行業的制高點。特別是近幾年來,玻璃模具企業不斷加大技改投入力度,不斷引進國內外先進設備。建華、精工模具相繼投入人力和物力,自主研發了銅合金玻璃模具,從鑄造到加工全過程實現了“自主創造”,由于銅合金的使用壽命是普通鑄鐵的5倍以上,適用于高機速運轉,該項新產品填補了國內玻璃模具行業的空白。精工模具先后分別投入幾百萬資金,引進等離子噴焊、槍鉆設備,提高了公司產品的質量水平。同時,為促進國外先進設備國產化,精工與國內相關機械設備生產企業,共同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使我們國內也能生產同類型的設備,降低了其他企業設備采購成本。建華模具還率先在國內玻璃模具企業中采用架空式鑄造工藝,一改以往傳統的地埋式鑄造工藝,采用標準上下箱,自動造型機一次成型,在架空的鐵托架上進行澆鑄,此工藝鑄造出來的模具質量和材質的穩定性進一步得到提高。為滿足國外市場的要求,相關企業還進口不銹鋼材料,全面提升玻璃器皿模具的檔次。今年,精工、建華、兄弟等幾家模具公司仍將投入資金進行技術改造,添置新設備,擴大產能,新建廠房、新增流水線??梢哉f,現在的沙家浜模具企業已經形成了裝備競賽的局面。
自2000年始,隨著競爭的逐步加劇,建華模具感覺到了國內市場的局限性,決定參加越南的展覽會,開始第一個做玻璃模具外貿生意。在此,也了解到,國內外的玻璃模具存在著巨大的價格差距,建華模具公司,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采取適當的價格定位措施,積極進入國際市場。2003年法國弓箭公司采購建華模具,2005年,圣戈班公司采購模具進行全球招標,建華模具中標,到2009年,已是圣戈班的第一大模具供應商。近幾年的外貿給建華模具帶來相對較高的利潤空間,給企業的后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為其他模具企業的發展騰出了國內市場空間。
截至目前,沙家浜玻璃模具企業用產品質量和誠信服務在努力提高國內市場占有率的同時,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憑借企業自身的綜合實力,目前已進入德國、法國、美國、比利時、捷克等許多國家的高端市場,并與世界頂尖和國內著名的日用玻璃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
目前,全鎮共有100余家模具企業,行業固定資產(設備)大約2億元,2008年銷售收入共8億余元,年銷售收入在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達20余家,稅收4000萬元,全行業平均年工資2.8萬元,從業人員3500人。生產能力約占國內整個玻璃模具行業的70%左右。

四、模具行業的整體發展 離不開政府的呵護與扶持
玻璃模具產業是環境污染小、行業稅負高、資源消耗小、國際市場空間大、技術與勞動密集兼具的“綠色”富民產業。因此,一直以來,常熟市和沙家浜鎮兩級政府都將玻璃模具產業作為區域特色產業加以大力扶持和引導。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鄉鎮企業改制過程中,政府鼓勵和支持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做大、做強,讓有較強經營管理能力、熟悉玻璃模具產業的同志帶頭領辦玻璃模具規模企業,促使玻璃模具產業迅速實現了“量的提升”。
為改變觀念、開拓企業的視野,鎮政府與協會共同積極組織企業負責人到國內的相關行業進行參觀、考察和交流;積極促進企業加大科技和裝備的投入,常熟市里對模具企業裝備投資,實行獎勵、貼息等優惠政策;常熟市和沙家浜鎮對模具企業申請發明、實用新型、產品外觀等專利申請,市、鎮兩級分別給予獎勵;積極鼓勵企業參與國際市場,對參加國外展覽的企業,實行補貼;在企業穩步發展的過程中,遇到的突出問題是土地緊張,為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鎮政府和沙家浜模具協會積極組織協調,幫助企業爭取土地,為企業的發展拓展了施展的空間。
為進一步全方位地幫助和提升企業,江蘇省在沙家浜鎮派出了科技特派員,主抓模具行業科技創新工作,提高行業技改力度。目前,以行業協會為主體,以會員單位為聯盟成員,以上海交大、南京航空航天、江蘇大學、南通大學作為技術支撐的玻璃模具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將于近日成立,籍此,希望形成廠校合作的長效機制,為行業的發展創建一個更高的平臺。
因此說,沙家浜鎮模具行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扶持。

五、對沙家浜玻璃模具行業走向國際化的思考
在諸多有利條件促成下,沙家浜玻璃模具行業走成一條成功的騰飛之路,但在成功的背后,我們尚需要冷靜的思考:
1、加強沙家浜模具協會的組織建設。目前,協會代表性不夠,地域代表性不強和過于強調了地域性,造成了協會的局限性。目前協會只有20多家會員,希望多增加會員,讓更多的企業參與協會中來,規范協會工作,讓協會真正具有行業的代表性。
2、聘請行業內外的專家,制定行業的發展規劃,要短期和中長期規劃相結合,制定出實現規劃的具體保障措施。
3、加強行業的特色區域和品牌建設,加強質量檢測中心和標準中心的建立,加快各企業網站等信息化建設工作,加強在國內和國際上市場對玻璃模具的宣傳力度;同時需要進一步加強玻璃企業在模具對影響玻璃制品質量上重要程度的認知度。
4、玻璃模具的設計和制造取得于玻璃的料性、成型溫度、制品形狀、成型機速等諸多因素,為此,需加強模具和玻璃企業間的緊密結合程度,建議由模具和玻璃的龍頭企業共同成立模具研發中心,共同提高模具的設計和制造水平;同時著重需要加強對模具新材料研發工作。
5、加速模具企業的整合力度,逐步縮小企業小而散的分布格局,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和高效地利用設備資源,形成在國內和國際上都具有代表性的真正的龍頭企業,擴展國際空間,提高在國際上的市場份額,提升在國際同行中所占的地位和在國內外行業中的話語權。
6、積極高效地組建資源共享平臺,實行資源共享信息化,避免重復和過度的設備投資。